课时1 醛的性质和应用 1 (盐城响水中学学情分析)如图有机物分子中带“*”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该有机物分别发生下列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分子中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发生银镜反应 B. 与NaOH水溶液反应 C. 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 D.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2 (宿迁沭阳期中)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和消去三种反应的是( ) A. B. C. CH3—CH===CH—CHO D. 3 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碳碳双键发生断裂,如RCH===CHR1可以氧化成RCHO和R1CHO。在该条件下,下列烯烃分别被氧化后,产物中可能有乙醛的是( ) A. CH3CH2CH===CHCH2CH3 B. CH2===CHCH2CH2CH3 C. CH3CH===CHCH2CH2CH3 D. CH3CH2CH===C(CH3)2 4 (2024扬州期中)有机物脱氧脱水反应的催化循环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系统名称为丙二醇 B. MoO3为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C. 过程④中有C—C发生断裂 D. 分解的产物有HCHO、CH3CHO、CH2===CHCH3、H2O 5 (2024宿迁期末)下列关于结构对性质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负性:Br>C,碳溴键极性较强,溴乙烷在碱溶液中易发生取代反应 B. 乙基是推电子基,乙醇中氧氢键的极性比水弱,钠与乙醇的反应比钠与水的慢 C. 苯环对羟基的影响,苯酚的羟基在水溶液中能发生部分电离,显弱酸性 D. 电负性:O>C,醛基碳氧双键中电子偏向O,乙醛与HCN加成时氰基连在O上 6 有机物A是合成二氢荆芥内酯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检验有机物A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 先加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先加新制氢氧化铜,煮沸,再加入溴水 D. 先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7 (2024南通期中)已知:Ka(HCN)=5.8×10-10。精细化学品W是酸性条件下X与HCN反应的主产物,Y、Z是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或中间体,X→W的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名称为2,3环氧丙酮 B. Z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C. W存在对映异构体 D. 溶液的酸性越强,W的产率越高 8 (2025南京学情调研)肉桂酸是一种香料,具有很好的保香作用。利用苯甲醛与乙酸酐发生Perkin反应可制备肉桂酸,方法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肉桂酸存在顺反异构体 B. 苯甲醛和肉桂酸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可以利用银镜反应检验粗产品中是否含有苯甲醛 D. 肉桂酸与安息香酸()互为同系物 9 (扬州中学月考)黄檀内酯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可由香兰素为原料合成(如图所示)。 (香兰素) (黄檀内酯) ①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②分子中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平面 B. ①②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①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D. 1 mol ②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10 X与HCHO反应能转化为Y。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熔点高于X B. X→Y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 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Y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11 (2025镇江学情调研)化合物Z可由X、Y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X分子中的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 1 mol Y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X、Y可用新制Cu(OH)2鉴别 D. Z与足量H2反应后的产物中有6个手性碳原子 12 (2023南京雨花台中学期中)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如下: 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迅速转化为灰褐色。 步骤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2%氨水,观察到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步骤3:再向试管中加入3滴乙醛溶液,振荡,在60~70 ℃水浴中加热,观察到试管内壁形成了光亮银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