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7169

【新课标】9.2埃及 教学设计(湘教版)-2024——2025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

日期:2025-05-0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4368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地理,七年级,学期,春季,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埃及教学设计 课题 埃及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七年级下(2025湘教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3.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课标分解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能够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3.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内容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范畴。从内在逻辑看,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沙漠广布),而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着工农业、旅游业、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的形成。 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走近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在了解第一国家(日本)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学生按照区域地理认识的方法认识埃及不难。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核心素养:1.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区域认知)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3.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评价任务 1.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和首都。2.说出居民特征和首都。3.说出埃及地形特征和人口分布。4.分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5.利用资料说出埃及的农业特征。6.利用资料说出埃及的工业特征。7.利用资料说出埃及旅游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重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2.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 难点 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发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那里(尼罗河两岸)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在生产技术低下的古代,这种靠天帮忙便可获取丰硕果实的方式,令古埃及一片繁荣,使得这里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结合图,找出尼罗河的两条支流———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了哪些气候区。试推断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2.议一议,埃及人民为什么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 尼罗河水绝大部分来自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尼罗河的上游部分有冰川和积雪,夏季气温升高,冰川和积雪融化,增加了河流的水量。因而每年有明显的洪水期和枯水期。尼罗河西岸和三角洲是埃及的主要农业区,尼罗河携带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而成的肥沃土壤,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 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任务一:地跨两洲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讲授新课 1.请简要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 (1)埃及位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