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9407

【精品解析】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质量评估卷(一)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294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评估,质量,次月,第三,学期,八年级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质量评估卷(一) 一、选择题 1.(2024八下·茅箭期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C.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据此可知,题干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C项正确; 土地改革的完成,确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没有开创社会主义道路,排除A项;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不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排除B项;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它不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2024八下·惠济期末)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 A.平衡地区差异 B.增强企业活力 C.应对朝鲜战争 D.恢复国民经济 【答案】C 【知识点】抗美援朝 3.(2025八下·潮南期中)习近平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C 【知识点】人民政协 4.(2024八下·紫金期中)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时地方政府组织人民法庭,依法惩办违抗或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据此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得益于(  ) A.人才培养 B.制度创新 C.民主改革 D.法治保障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据“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时地方政府组织人民法庭,依法惩办违抗或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得益于法治保障。 A项人才培养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制度创新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民主改革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法治保障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5.(2025八下·龙岗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原耕农民租入的土地抽出分配时,应给原耕农民以适当的照顾。这样做 (  ) A.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主人 B.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有利于减少改革中的阻力 D.使土地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6.(2025八下·龙岗月考)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国家、新社会的重任,使党可以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