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质量评估卷(三) 一、选择题 1.(2023·厚街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均每个农户只有0.6头耕牛,就大多数农户来说,从事独立的家庭经营尚感困难”。基于此,我国( ) A.开展了土地革命 B.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成立了人民公社 D.采取包干到户形式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材料“就大多数农户来说,从事独立的家庭经营尚感困难”体现的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说明的是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必要性,B项正确; 土地革命后仍然实行的个体经营,排除A项;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征是“一大二公”,对经济发展产生破坏,排除C项; D项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与材料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2022·安徽)1991年3月,中共中央确定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实行部分股份制公司股票上市。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C.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答案】B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造,实行“股份制”。1991年3月,中共中央确定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实行部分股份制公司股票上市。这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选项 B 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1992年,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是在1992年后,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项 D 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相关史实。 3.(2021·广东)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共同繁荣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4.(2025九下·武都期中)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设立了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沿江城市及内陆省会城市;21世纪初、先后设立上海自贸区、重庆两江新区、雄安新区等;近年来,我国多次举办进博会、链博会等。这表明( ) A.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部分地区需拉动经济促发展 C.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 D.对外开放反映人民群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