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分)2001年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提出中国存在“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北京人遗址属于我国( ) A.百万年人类史的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新石器时代的范畴 2.(1分)“汉初至汉武帝即位的六七十年间,二帝仁慈恭俭,笃信黄老,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海内富庶,国力强盛,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帝”是( ) A.秦始皇和秦二世 B.文帝和景帝 C.高宗和武则天 D.徽宗和钦宗 3.(1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大批中原人聚集宗族乡里组成流民群,向南迁徙。”材料反映的现象推动了( ) A.西晋的统一 B.八王之乱的爆发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民族大交融 4.(1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善于吸取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识的帝王。”以下属于唐太宗功绩的是( ) A.轻徭薄赋,文景之治 B.开凿运河,科举取士 C.政治开明,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开元盛世 5.(1分)“康、雍、乾三朝文治武功显赫,由几十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以下“文治武功”发生在雍正一朝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设置驻藏大臣 6.(1分)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 A.秋收起义 B.挺进大别山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7.(1分)图中战役的主要任务是( ) A.集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B.破袭敌人交通线和碉堡 C.国共主力进行战略决战 D.夺取解放战争全国胜利 8.(1分)据统计,1926年某日,上海最繁忙的外白渡桥,每天上午7点至下午7点,通过黄包车14600辆次,小汽车4999辆次,公共汽车172辆次,有轨电车922辆次。这反映当时的上海( ) A.近代生活新旧并呈 B.民族工业十分落后 C.交通秩序杂乱无章 D.人民生活丰富多彩 9.(1分)《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指出,“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据此推测,该文章评价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C.和平解放了西藏 D.最终完成土地改革 10.(1分)“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重点是基本建设的施工、设计方面。……1953年寒假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急需建设人才 B.新中国的科技成果有待巩固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人才需求 D.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迫切要求 11.(1分)下列是1978﹣2018年城乡收入变化趋势图,主要说明了( ) A.过渡时期经济快速发展 B.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一国两制”带来了巨大变化 12.(1分)1954年10月,周恩来指出:“它不应该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它”是指( ) A.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3.(1分)某同学路过开发区,看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横幅标语。这是在( ) A.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实践邓小平理论重要成果 C.宣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倡议人们践行新发展理念 14.(1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时期都有许多成就。下列成就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