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5年4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分)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了较多的石器如铲、斧、刀、镰,以及较多的骨、蚌,还有大量的陶制酒器。据此可以推断,当时该地区( ) A.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B.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C.奢靡之风较为盛行 D.陶器制作水平领先 2.(1分)《史记 周本纪》记载:“二十年,晋文公召襄王(周天子),襄王会之河阳,践土(地名),诸侯毕朝(朝觐)”这反映了( ) A.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民族交融 3.(1分)西汉前期的丞相多是功臣或功臣子弟,而到了西汉后期,丞相多以经学之士为主。这一变化说明了( ) A.商品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B.地方监察不断加强 C.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增强 D.官员地位越来越低 4.(1分)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据《宋史 真宗纪》记载:“真宗五年,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这能反映出( ) A.重用文官担任要职 B.北宋繁荣的社会经济 C.强干弱枝治国策略 D.崇文抑武的统治方针 5.(1分)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如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明清社会文化繁荣 B.科举考试快速发展 C.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7.(1分)某同学按一定的主题梳理了相关历史事件并绘制了如图图示,他选定的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巩固边疆地区 C.推翻封建统治 D.促进中外交流 8.(1分)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的发展经历了由“沉沦”到“谷底”到“上升”的过程,其中“谷底”是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开始的,一直到1920年。该学者将《辛丑条约》作为“谷底”的开始是因为它( ) A.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1分)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过“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原因是( ) 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②中华民国政府的鼓励支持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分)1936年12月13日,毛泽东指出:“这次事变是革命的,是抗日反卖国贼的,它的行动、它的纲领,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在政治上的步骤,应使张学良、杨虎城这些人物在行动上和组织上与我们一致,要派重要的同志去做工作。”毛泽东所指“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 )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1.(1分)如图示意图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其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适应不同革命形势的要求 B.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C.近代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D.世界局势的变幻和发展 12.(1分)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的意义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各项中阐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是( ) A.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一个平等国家敢于在国际大会上说“不”并拒签和约,意味深长 B.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 C.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 13.(1分)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在海南三亚举办。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已发展为秋千、民族马术、攀椰竞速等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