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0843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

日期:2025-05-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754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选择性,必修,法律与生活,知识,归纳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 宏观把控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全书主线 本册教材内容是围绕“民事权利与义务”展开的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民法典的制定和施行 (1)制定时间: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施行时间:2021年1月1日。(2)制定的依据 ①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民事法律规范;②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③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3)民法典颁布的意义①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②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2、民事法律关系: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其包含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1)主体: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依法享有民事义务,承担民事义务。P4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到终止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法治与德治关系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2)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含义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目的 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原则 内涵 详解 内容 平等 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 指不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其法律资格亦即权利能力律平等。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 自愿 自愿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其内容应该包括自己行为和自己责任两个方面 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文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 是一条法律适用的原则,即当民法规范缺乏规定时,可以根据公平原则来变动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公平原则又是一 条司法原则,即法官的司法判决要做到公平合理,当法律缺乏规定时,应根据公平原则作出合理的判决 公平 诚信 诚实信用。其本意是要求技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 在缔约时,诚实并不敢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民法将守法原则表述为:民事活动必须道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守法与公序良俗 自觉遵守各项相关法律: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普良风俗的合称 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它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 绿色 践行绿色发展理主,推动绿色发展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源保价态长绿体现了天地人和、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二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俱可贵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维护人身权的依据: ①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②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民法典把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 2、人身权利的内容: 3、维护人身权的要求: ①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