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 目录 TOC \o "1-3" \h \u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2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理论知识) 3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4 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7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 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14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15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19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27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7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31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5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43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44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44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49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 54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55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 57 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62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 66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67 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70 第三框价值创造和实现 73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75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5 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76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79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82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5 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的特点) 85 第二框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87 第三框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88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0 第一框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91 第二框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92 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95 宏观把控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理论知识)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的起源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哲学的产生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追问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追问和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3、哲学与时代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哲学的作用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正确/错误指导,并不是决定),真正的哲学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主体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 特点 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特别提醒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特别提醒】①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是相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