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1306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9章第2节库仑定律课件(61页PPT)+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586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件,教师,答案,练习,PPT
    第九章 第2节 课后知能作业 基础巩固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k中k静电力常量是由实验测得的 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点电荷是实际存在的带电体 D.根据F=k,设想当r→0时,得出F→∞ 答案:A 解析:静电力常量是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得,k由实验测得,故A正确;当两点电荷的间距远大于自身的大小时,才能看成点电荷,并不是体积很小就能当作点电荷,故B错误;点电荷是带电体的一种理想模型,当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可看作点电荷。因此点电荷不是真实存在的,故C错误;当r→0时,带电体就不能看成点电荷了,公式就不能用了,故D错误。故选A。 2.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所示,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成反比 C.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D.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成正比 答案:C 解析:保持Q、q不变,根据库仑定律公式F=k,增大d,库仑力变小,则θ变小,减小d,库仑力变大,则θ变大,F与d的二次方成反比,故A、B错误;保持Q、d不变,减小q,则库仑力变小,θ变小,知F与q有关,故C正确;保持q、d不变,减小Q,则库仑力变小,θ变小,根据库仑定律公式F=k知F与两电荷的乘积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C。 3.为了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库仑设计了一个十分精妙的实验(扭秤实验)。如图所示,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小球A,另一端通过物体B使绝缘棒平衡。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接触A,从而使A与C带同种电荷。将C与A分开,再使C靠近A,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A远离。扭转悬丝,使A回到初始位置并静止,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进而可以找到力F与距离r和电荷量的关系。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球起平衡作用,带电荷量与A球相同 B.库仑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用仪器准确测出了每一个带电小球的电荷量 C.A球与C球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D.C球所带电荷量越大,悬丝扭转的角度越大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棒的一端是一个小球A,另一端通过物体B使绝缘棒平衡,研究的是A、C间的作用力,所以B不带电,只起平衡作用,故A错误;在库仑那个时代没有电荷量的单位,不可能准确测出每一个带电小球的电荷量,故B错误;根据库仑定律可知A球与C球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C错误;C球带电荷量越大,C球与A球接触后,A球带电量越大,C、A之间的库仑力越大,悬丝扭转的角度越大,故D正确。故选D。 4.如图所示,真空中A、B、C三点的连线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OC为AB连线的中垂线,O为连线中点。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Q,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A、B相距l,静电力常量为k。现将另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置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距O点为x=l的C点处,此时+q所受的静电力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C处+q受到的电场力为F=2FAcos θ,方向由B指向A。根据几何关系有tan θ==1,θ=45°,AC=l,FA=k,则F=,故选D。 5.如图所示,A为点电荷,电荷量为+q,B为一个固定的金属带电球壳,半径为R,电荷量为-Q,点电荷A在P点时所受库仑力为F1,若将点电荷A移到带电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