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1 中国担当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初步感受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法治观念:了解主要国际组织,理解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意义。 健全人格:理解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责任意识:关心社会,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 学习重难点:中国担当的表现 中国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导入新课 中国发展了,就应该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中国发展好自身,就是承担了对世界的责任。 中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 思考: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 在多元、开放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密不可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好自身,是承担世界责任的重要体现。同时,中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积极有作为 探究与分享 2024年,在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认捐会议上,中方代表表示,工程处依据联大决议授权,向巴勒斯坦难民提供救济,所有国家都应给予支持和便利。 思考:近东巴勒斯坦与中国远隔万里,中国为什么坚持参与这一援助行动? 积极主动承担责任,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 探究与分享 自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军事观察员起,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今天中国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担当的哪一方面?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着全球治理? 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 派遣维和部队 化解区域危机: 参与伊朗无核化谈判 对外经济援助: 对外援助近900亿元 高致死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抗击新冠肺炎 各种灾害救援: 援助叙利亚难民儿童 全球环境保护: 签署《巴黎协定》 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养活世界20%的人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谱写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 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的实践(国内) 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要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及要求 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要求:①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②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① 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②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做出重大贡献。 ④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知识点1:中国担当的表现 (二)贡献中国智慧 抗击埃博拉疫情 :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迅速向疫区国家派遣医疗队并提供物资援助,协助当地建立防控体系。 国际灾害响应 :自2003年起,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参与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尼等国的地震、海啸救援,累计完成12次跨国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