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2062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465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月月,答案,试题,历史,济宁市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检测 初三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涂在答题纸的选择题答题栏内。每题1分,共20分。) 1.《元和郡县图志》有“虢”[guó]县,古虢国,周文王弟虢叔所封”的记载。虢季子白盘内底铭文记载了虢氏子白受周天子命出战并荣立战功,受到周王褒奖的历史事件。二者相互印证了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瓦解 2.在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商朝 B.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经济活动 3.史书记载,秦始皇“罢(诸)侯置(郡)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材料中的“不与古同”是指秦朝 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C.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D.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侵扰 4.下图史料类型是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等。本书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作者已经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王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施政的成功经验,为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这就是此书的写作初衷。 A.图片史料 B.文献史料 C.实物史料 D.口述史料 5.蒋廷黻指出,“到了十九世纪,我们只能在国际生活中找出路,但是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中国人……要维持历代在东方世界的光荣地位,根本否认那个日益强盛的西方世界。”材料强调当时的中国 A.严格限制中外贸易 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故步自封盲目自大 D.实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6.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指出: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材料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是 A.鸦片的输入对中国危害极大 B.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D.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开始衰弱、国际地位下降 7.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的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B.义和团运动的打击 C.只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D.维新变法失败 8.“清廷不再仅仅臣服于一两个对手,而是同时问11国低头。除正约之外,条约还有19个附件。”此“正约”签订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政府完全论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的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共和 C.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 10.思想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右图刊物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变者天下之公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德先生”“赛先生” D.马克思主义 11.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这一认识的重要体现是 A.领导工人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