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2740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41500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晓出,净慈寺,林子,课件,4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之为“人间天堂”,那你知道杭州有什么著名的景点吗?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断桥残雪 平湖秋月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双峰插云 三潭映月 南屏晚钟 这里的南屏是指南屏山,它就在西湖边上,在这座山脚下有一座净慈寺,每当傍晚时分,寺里的钟声敲响,清越悠扬的钟声能传遍大半个杭州城,因此“南屏晚钟”也就成了净慈寺的美称,成为了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净慈寺 早晨 送别 早上,杨万里走出净慈寺送别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是在什么时候送别林子方的?你从哪知道的? 初夏时节 / / / / / / /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读一、二句诗: 诗人眼中,初夏时节的西湖风景是怎么样的? 诗人认为六月的西湖风光在一年之中是最美丽,最独特的。 四个季节叫四时,诗中“四时”指除六月之外的其他时节。 到底 品读诗句 到底是怎样的景色,让作者如此感慨呢?读第三、四句诗,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和同桌说一说,在全班交流。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中本应写满离别的情意,为何诗人在诗中不提离别二字,却描写了西湖六月美丽的风光。杨万里究竟想对林子方说些什么呢? 子方,六月的西湖景色如此美丽,你走了便再也欣赏不到如此美景了,多可惜啊!留下来吧,子方,和我一起共赏美景吧! 六月的一个早晨,太阳刚刚升起,诗人走出净慈寺,来到西湖边,送别他的好友林子方,诗人看见了他在其他季节没有看见过的美景,不由得发出了一声赞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荷叶碧绿一望无际,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红艳,诗人不由得高声吟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意三部分的占位,“氵”位置偏左,“古”字瘦长,在三部分中位置最高,“月”要窄,竖撇在竖中线右侧,和“古”字有穿插关系。 左中右结构 湖北 湖水 东湖 “连”先写“车”,后写“辶”,“辶”点的收笔与“车”的短横平齐,捺要写得舒展,托住上面的“车”。 上下结构 莲花 莲叶 穴宝盖起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是点不是捺。“力”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要稍穿插进穴宝盖中。 上下结构 穷苦 穷人 “何”右边的“可”,“口”要小,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 上下结构 荷花 荷叶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有的是五言,有的是七言。有些没有题目,就直接叫“绝句”。 杜甫 字子美,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主要作品有《春夜喜雨》《春望》《绝句》等,著有《杜工部集》。 自读要求: 对照拼音,自由朗读《绝句》,把字音读准确。 自读要求: 大声诵读,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行 银行 行列 行走 步行 一行白鹭上青天 鸣 含 鹂 岭 泊 会意字 鸟用口发声,即为鸣叫。 鸟鸣、鸣叫 鸣 含 与“口”相关 含泪 包含 鸣 含 鹂 岭 泊 形声字 说出它们的声旁和形旁,猜一猜意思。 鸣 含 鹂 岭 泊 山岭、崇山峻岭 鹂 岭 泊 ①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②学生自主练读。 ③学生展示练读效果,并互评。 / / / / / / / /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两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呢 这些景物色彩丰富,很有画面感,请你仔细找找:诗人描写了哪些色彩 请用笔把这句诗中直接描写色彩的词语圈出来。 翠绿的柳叶,蓝蓝的天空,黄鹂、白鹭,这么多的色彩给你什么感受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