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3130

第9课对外开放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统编历史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274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9课,对外开放,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 cover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重难点: 1.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立。 2.难点:分析中国加入WTO前后我国对外开放特点的变化。 知识梳理: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2.代表: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3.影响: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特区仍然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4.过程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5.推进(1992年以后) (1)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2)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6.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逐步推进;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经济特区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这说明( ) 年份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1980 年 2.70 2.61 10.79 6.4 1992 年 284.96 103.17 14.4 78.91 2020 年 27670 3481.94 2730.58 6384 A.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B.中国与世界经济全方位接轨 C.国家重视和优先发展重工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1992年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上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等市的通知》,重庆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这说明( ) A.经济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良好示范 B.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脚步未停止 C.改革开放呈现“点一线一面一体”的格局 D.城市化进程加速 3.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人才涌向海南主要是因为(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国有企业改革启动 C.自由贸易区设立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4.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 ②特区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延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5.20世纪70年代,宝安(今深圳)民众因生活所迫大量“逃港”(非法越境进入香港),而20世纪80年代后“逃港”人数锐减,甚至出现“返流”现象。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包干到户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香港经济的衰退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6.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4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以“新时代,共享未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