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4160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544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
  • cover
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在南阳邓州八里岗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部落遗址)中,各墓随葬品不等,少者1—3件甚至没有,而多者达20余件甚至更多,以陶器为主,有的以鼎、罐、钵、器座为一套,在墓地范围内还有多座圆形祭坑。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 A. 属于原始农耕文明 B. 形成了早期国家 C. 出现了定居生活 D. 产生了贫富分化 2. 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禹(如右图)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竭尽全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材料传说及图片信息( ) 大禹治水画像石拓片(局部) A. 无法印证大禹治水具有真实性 B. 古史传说的大禹治水不足为信 C. 反映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D. 大禹治水画像石属于口述史料 3.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由此可知,长城最直接的功用是( ) A. 巩固集权 B. 军事防御 C. 沟通南北 D. 文化传播 4. 如表是北魏不同时期云冈石窟的特点。材料表明北魏( ) 时期 特点 早期石窟(460年起) 造像巨大,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异域的造像作风 中期石窟(471—494年) 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晚期石窟(494年后) 佛像和菩萨面形由伟岸、丰满改为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是典型的人物汉化的特征 A. 雕刻技艺领先世界 B. 政权更替异常频繁 C.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D. 石窟壁画风格西化 5. 据史书记载,北宋时设军器监专门制造火器,1126年李纲守汴京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全军震惊。这说明( ) A. 宋朝时火药已运用到军事领域 B. 北宋的军事实力远超金 C. 宋朝时火药武器传播到了欧洲 D. 宋代掌握先进作战技术 6. 元朝时期,发达的漕运和海运,将南方的稻米大量运往大都,以保证首都的粮食安全。这反映了元朝时期( ) A. 政府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剥削 B. 陆路运输成为唯一交通形式 C. 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 D. 江南地区已成为经济的重心 7. 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新剧种“皮黄戏”,后被称为“京剧”。据此可知,京剧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C.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8. 从19世纪末期开始,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材料反映了( ) A.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B. 维新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 9. 1929年7月,苏联《真理报》社论指出:“朱德和毛泽东的红色游击队运动……在两年之间辗转战斗于许多地区和省份,占地夺池,到处闹起了革命……它必将引来数以百万计的新生力量加入新的起义大军。”社论评论的是( ) A. 井冈山根据地斗争 B. 秋收起义 C. 长征 D. 转战陕北 10. 从左宗棠的“抬棺决战为梓桑”,到邓世昌的“誓与舰同存亡”,到张自忠的“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上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