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4681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课件+学习单

日期:2025-10-3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5次 大小:7371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学习,课件,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元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熊明 课题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是几何知识由平面图形计算向立体图形计算的一次重要跨越,为后续学习圆柱表面积以及解决生活中各类立体图形表面积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但从认识平面图形到理解和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对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学生在推导表面积公式时,可能对各面面积与棱长的关系理解不够清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可能出现不能灵活运用公式的情况。 核心素养目标 1. 数学抽象:通过观察、触摸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抽象出表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逻辑推理: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 数学运算:能运用表面积公式准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运算能力。 4. 直观想象:借助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等教具,在头脑中构建立体图形的表象,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 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中 “长 × 宽”“长 × 高”“宽 × 高” 分别对应长方体哪些面的面积,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表面积公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1. 向学生展示装有礼物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礼盒,表明要送给表现好的同学。 2. 提问学生是否认识礼盒的形状,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3. 提出包装礼盒需要多大彩纸的问题,引出本节课课题 ———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 观察礼盒,回答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2. 思考并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3. 带着如何求包装彩纸面积的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由礼品盒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复习旧知,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建立表面积概念 1.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摸一摸其表面。 2. 引导学生用 “上、下、前、后、左、右” 标明纸盒的 6 个面。 3.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由哪些面组成,总结表面积的概念。 1. 动手摸纸盒表面,感受表面积。 2. 在纸盒上标明 6 个面。 3. 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参与总结表面积概念并齐读。 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增强对表面积的感性认识。 环节三:推导表面积公式 1. 提问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 让学生在长方体棱上标注长、宽、高。 3.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并在学习卡上写推导过程。 4. 引导学生交流比较不同求法,得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5. 师生共同总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1. 思考并回答需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 在长方体棱上标注长、宽、高。 3. 小组合作交流,推导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4. 倾听他人想法,比较不同求法,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5. 参与总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表面积公式的由来。 环节四:课堂练习 1. 出示 “填一填,求长方体礼品盒需要多大面积彩纸” 的题目。 2. 给出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常规题目。 3. 呈现 “无盖正方体金鱼缸求玻璃面积” 的题目———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金鱼缸,棱长是9分米。做这样的一个鱼缸需要多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