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4747

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395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部分,学校
  • cover
2025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部分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据史料记载:“大禹代替舜帝继承了天子位,向着南方祭拜上天,把国号定为夏,姓姒氏。”材料反映的事件标志着( ) A. 夏朝统治的巩固 B. 中国王朝的产生 C. 农业文明的起源 D. 奴隶制度的衰落 2. 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秦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国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据此可知,他认为嬴政最大的功绩在于( ) A 建立了皇帝制度 B. 废除了分封制 C. 开创了统一格局 D. 推行了郡县制 3.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上,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反映了( ) A. 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 B. 法制建设利于文教发展 C. 无为而治推动思想统一 D. 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 4. 中国传统造纸技艺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它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地的交流而传播到四面八方,为当地人民带去了文化的理想“载体”———纸。为我国造纸技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 司马迁 B. 蔡伦 C. 张仲景 D. 华佗 5.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收集了下列史实。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唐朝 元朝 清朝 在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平定新疆地区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反击沙俄对雅克萨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 观察下面两首诗,相关事件( ) A. 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使制度近代化探索起步 C. 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D. 使列强染指长江下游地区 7. 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提到:会议以后,我军好像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这一“会议”是( )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8. 1954年,《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当晨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去投票……”他们选出的是( ) A. 劳动模范 B. 人大代表 C. 政协委员 D. 共产党员 9. 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重大历史事件内在联系,下列结构图空白方框应填写( ) A.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与推行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C.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 全国全面展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10. 人们对劳动模范的评判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影响,从新中国初期的“老黄牛”型到今天的“知识型”“创新型”“技术型”“专家型”“管理型”劳模来看,我国对劳动内涵的界定发生了变化,创造社会财富的不仅限于传统产业,众多新兴行业一样为社会创造财富。以上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解放的结果 B.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推动 C. 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D.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型人才的地位 11. 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