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之记叙文 备战 2025 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 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 【预测分析】 一、重难点分析 1、情节梳理与时间线分析 复杂叙事结构:记叙文常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需理清事件发展顺序(如“发现→冲突→ 解决”),并定位关键节点(如转折点、高潮)。 细节隐蔽性:重要信息可能分散在段落中,需结合上下文线索(如代词指代、环境描写)提 取,例如通过“suddenly”推断突发事件。 2、人物情感与动机推断 隐含情感判断:需通过动作、对话或心理描写推测人物情绪(如“clenched fists”暗示愤怒), 并分析情感变化轨迹(如从沮丧到坚定)。 动机分析:结合人物行为推断其意图,例如“volunteered without pay”体现奉献精神。 3、主题与寓意提炼 隐性主题挖掘:主旨常隐含于结局或人物行为中,如团队合作故事可能传递“团结”价值观, 需结合细节归纳。 文化价值观冲突:可能涉及中西文化差异(如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需理解背景差异。 4、新题型挑战 多视角叙事:同一事件通过不同人物视角叙述,需对比观点差异(如“A 认为合理,B 认为 危险”)。 图文结合题:需结合插图或时间轴理解情节(如通过地图定位事件地点)。 二、解题步骤与技巧 1、通读全文,构建故事框架 标记时间线索:用符号标注事件顺序(如→表顺承,△表转折),关注时间状语(如“one afternoon”“the next day”)。 梳理人物关系:绘制人物关系图(如“Lily→puppy owner”),避免混淆角色行为。 2、聚焦题干,精准定位 关键词定位法:圈出疑问词(why/how/what)及核心名词(人物、地点),回原文定位细节 段落。 情感词追踪:关注表达情绪的词汇(如“relieved”“frustrated”),辅助推断人物心理。 3、分析文本逻辑与主题 因果链梳理:如“暴雨→道路中断→改道步行”,需理清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主题句定位:80%的主题句位于首尾段或段落首句,注意总结性词汇(如“in conclusion”“this teaches us”)。 4、排除干扰项与验证答案 警惕绝对化表述:含“all/never”的选项需谨慎,正确答案通常为部分正确或委婉表达。 代入验证:将选项回填原文,检查逻辑是否通顺(如“therefore”需前后因果成立)。 三、2025 年考向预测 1、命题趋势 本土化题材:可能涉及宿迁文化(如洪泽湖渔鼓传承、泗州戏故事)或本地社会热点(如骆 马湖生态保护行动)。 跨学科融合:结合地理(如气候影响)、历史(如运河文化)等知识,增强文本综合性。 2、高频题型分布 细节理解题(40%):直接定位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如“How did Tom help the old lady ”)。 推理判断题(30%):隐含逻辑推理(如“作者为何强调坚持”)或情感推断(如“主人公为 何沉默”)。 主旨大意题(20%):关注高频词与结局(如“团队合作赢得比赛→合作重要性”)。 词义猜测题(10%):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如“unprecedented→un+precedented”)猜测生词。 3、选材方向 成长教育类:考试失利、友谊冲突,传递积极价值观(如勇气、责任)。 社会关怀类:志愿者服务、环保行动,强调社会责任感。 文化传承类:非遗技艺(如剪纸、泥塑)的现代应用,体现文化自信。 四、备考建议 1、高频主题词汇积累 分类整理:按主题整理高频词(如环保类:recycle, pollution;文化类:heritage, tradition)。 宿迁特色词汇:如“洪泽湖渔鼓—Hongze Lake Fish Drum”“下草湾文化遗———Xiacaowan Cultural Site”。 2、真题精练与限时训练 模拟题选择:优先练习宿迁近三年真题及江苏其他城市(如南京、无锡)记叙文,熟悉命题 风格。 限时策略:每篇控制在 7-8 分钟,前 3 分钟速读定位,后 4 分钟深度分析。 3、长难句与逻辑结构分析 每日拆解: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