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5529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2构建分子模型 练习课件+练习

日期:2025-10-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34658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教版,2024,科学,七下,构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构建分子模型 题号 1 2 3 4 5 6 7 12 13 17 18 答案 B D B A A B C B B C A 一.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4小题) 1.(2024秋 宁波期末)中国空间站已实现有人长期驻留,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利用镍作为催化剂,将CO2转化为CH4和水蒸气,配合O2生成系统可实现O2的再生。如图为将CO2转化成水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1:22 【答案】B 【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4H22H2O+CH4。 A、氧化物是由氧化元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生成物中只有水属于氧化物,故A分析不正确; B、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反应前后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B分析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故C分析不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4):44=2:11,故D分析不正确; 故选:B。 2.(2023秋 海曙区期末)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变化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变化 C.乙、丁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答案】D 【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 C、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乙、丁分子构成不相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故C说法不正确; D、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丙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3.(2023秋 东阳市期末)如图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自由左右移动)。给容器中的水加热,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可以用来对这一现象做出微观解释的是(  ) A. B. C.D. 【答案】B 【解答】解: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水分子的间隔在增大,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 A、水分子本身不变,不会变大,故A错误;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B正确;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故C错误; D、水分子受热不会集中到容器的一端,故D错误。 故选:B。 4.(2023秋 宁波期末)以下各容器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容器A中的微粒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容器B中,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C.容器C中,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 D.容器D中,各种微粒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答案】A 【解答】解:A、容器A中的微粒是氮原子,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故错误; B、容器B中是氢分子,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故正确; C、容器C中是氨气分子,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3,故正确; D、容器D中,各种微粒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故正确; 故选:A。 二.模型与符号(共2小题) 5.(2024春 苍南县期末)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小心触电 B.原子的结构 C.磁铁周围的磁场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答案】A 【解答】解:A.此图为警示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正确; B.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B错误; C.此图为磁铁周围的磁场的模型,故C错误; D.此图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的模型,故D错误; 故选:A。 6.(2024春 衢州期末)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易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四幅图中属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