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6869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79507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部编版七下 第3单元 第17课 壹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明室倾颓,积弊重重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相关史事 一、明室倾颓,内忧外患 (一)政治腐败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朝中后期的中央朝政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皇帝多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皇帝如此懈怠,那中央的官员(统治集团)又是怎样的呢? 钩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政治腐败 明代《流民图》(局部), 1516年(明武宗在位期间),画家周臣绘制 一、明室倾颓,内忧外患 (一)政治腐败 朝政混乱 中央控制力下降 法纪松弛 贪赃枉法 土地兼并 农民 流离失所 中央朝政的政治腐败对地方上有什么影响呢? 万历(明神宗)年间,四川巡按孔贞一上奏说:“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 一、明室倾颓,内忧外患 (二)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1525—1582) 万历年间, 内阁首辅张居正针对社会积弊进行改革…… 在他的努力下,明朝是否自救成功了呢? 一、明室倾颓,内忧外患 (二)张居正改革 时间 清查后,土地增额300万顷左右,政府税收也由此增加 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 1.百姓要交换白银,被迫进入市场交换,促进了经济发展。 2.徭役可以用白银替代,人身更加自由,同样促进了经济发展 成效 “一条鞭法”手稿 人亡政息 一、明室倾颓,内忧外患 (二)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的经济改革被称为“一条鞭法”? 政治局面为之一新 因为该法将各种赋税和徭役合并为一项,统一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把过去繁杂的赋役制度简化为一条鞭子似的单一税制 经济 政治 军事 张居正 改革 巩固边防 一条鞭法 整顿吏治 明朝的自救成功了吗? 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 贰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政权更迭,大厦终倾 二、政权更迭,大厦将倾 (一)李自成起义背景 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豫变纪略》 材料二: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 明朝末年的社会环境如何?起义的原因? 人祸 天灾 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 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 李自成、张献忠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2 4 1 3 陕北起义 进军中原 攻克西安 挥师北上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1644年初,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4月攻克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均田:平均土地 免赋:减免赋税 西安 北京 二、政权更迭,大厦将倾 (二)李自成起义经过 李自成起义为何看起来如此顺利呢? 反映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 和反对封建压迫的愿望 二、政权更迭,大厦将倾 (二)李自成起义经过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ɡě),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歌谣 广大农民对于李自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百姓会欢欣鼓舞迎闯王呢? 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②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③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