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卷———2025届高考生物学考前冲刺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40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血蓝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一些无脊椎动物体内的含Cu的多功能蛋白,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之一是运输氧气。研究表明特定条件下血蓝蛋白还具有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实例说明大量元素Cu可参与构成生物大分子 B.血蓝蛋白可为H2O2的分解提供活化能 C.血蓝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氧气浓度高时氧气易与血蓝蛋白结合,氧气浓度低时氧气易与血蓝蛋白分离 2.钠钾泵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转运Na+、K+,如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推测该细胞内Cl-、K+浓度高于细胞外 B.钠钾泵运输K+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C.物质A和Na+出细胞的过程中,均需要消耗能量和膜蛋白的参与 D.若蛋白质2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可能会导致细胞内Cl-浓度异常 3.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子上裂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B.S期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C.G1期不存在染色体结构 D.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前着丝粒已经分裂 4.马铃薯块茎细胞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表示水,物质c表示乳酸 B.条件X下,物质d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C.条件Y下,物质b产生时伴随ATP的合成 D.条件X下,人的肌细胞会产生物质d 5.研究人员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分子中放射性同位素聚集在DNA分子的内侧 B.实验过程中搅拌一定要充分,否则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 C.被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中,少量的DNA、RNA分子中会出现32P D.仅据题干实验不能得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6.某品种家鸡(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毛腿和光腿由等位基因A/a控制,体型的正常型和矮小型由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小组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表。不考虑Z和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仅考虑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亲本 F1雄性 F1雌性 多对毛腿正常型雌雄鸡 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3:1 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毛腿矮小型:光腿矮小型=9:3;3:1 A.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B.亲本雌鸡能产生4种类型配子 C.F1毛腿雄鸡可以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14:2;7:1 D.F1毛腿正常型雌雄鸡随机交配,F2中光腿矮小型鸡占1/128 7.在光暗转换过程中,通过诱导自噬相关基因(ATGs)的表达上调,可激活植物细胞自噬,相关机理如图所示。光照条件下,HY5和HDA9相互作用,促进ATGs区域H3K9/K27的去乙酰化修饰,抑制了ATGs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自噬;而黑暗条件下,HY5会通过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这就解除了HY5对ATGs区域H3K9/K27去乙酰化修饰的促进,促进了ATGs的表达,进而促进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条件下,H3K9/K27的去乙酰化修饰使植物细胞自噬受阻 B.黑暗条件下,HY5的降解有利于H3K9/K27维持乙酰化修饰 C.乙酰化修饰可能使蛋白质与DNA的结合变得松散而利于转录 D.H3K9/K27的乙酰化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只发生于发育早期阶段 8.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下,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若需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可用乙病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设计的DNA探针与Ⅱ4的DNA进行分子杂交 C.若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