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 生命观念:理解微生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其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和 重要作用。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 究问题。 科学探究: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 探究精神。 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理解微生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培养 可持续发展观念。 核心素养 这些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兰格格° 蒙古熟酸奶 风味发酵乳 净含量:1kg 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细菌或真菌吗 我们人类肉眼的能分辨的最小尺寸是0.2毫米,而细菌是远远小于这个尺 寸的,细菌通常以作为测量它们大小的微米(1微米=1/1000毫米)单位。 如何才能一睹细菌的“庐山真面目” 情境导入 如何才能一睹细菌的“庐山真面目” 1、电子显微镜观察或高倍显微镜 2、我们是通过观察 菌落 来研究细菌和真菌; 概念:菌落就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 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P66) 细菌太小了,肉眼的最小 分辩率为0.2mm, 细菌通 常以微米作为测量它们大小 的单位。 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 上千倍才能看到。 → 怎样才能用肉眼看到手上的细菌或真菌 菌落 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一个菌落中的所有细菌或真菌属于同一种 一堆细菌或真菌是菌落吗 随意一堆细菌和真菌种类不一定相同。 一个菌落里只有一种细菌或真菌组成, 一个培养基可以有多种菌落。 由 一 个 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集合体 。 1.什么是菌落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大小 较小 较大 形态 光滑黏稠、粗糙干燥 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颜色 灰、白色(颜色单一) 红、褐、绿、黑、黄 2.如何区分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 细菌菌落多是灰、白色的,但也有颜色鲜艳的, 观察菌落P67) 细菌菌落 霉菌菌落 形态 大小 颜色 不同形态的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菌落 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 或粗糙干燥 白、黄等 (多为无色, 颜色较浅) 真菌菌落 大 常呈绒毛状,絮状 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 黑,黄等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区别: ■根据形态、大小和颜色判断下图分别属于哪种菌落 图3 细菌菌落 图4 真菌菌落 图1 真菌菌落 图2 真菌菌落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自主阅读课本P67“科学方法”,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分为哪几步 2)高温灭菌: 目的:杀死培养基和培养 皿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 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牛肉汁 、 琼脂 121.3 ℃ 15~30min 水、无机盐、有机物等 配制好的固体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锅 培养皿 胶化 冷却 4)恒温培养: 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 箱中,或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3) 冷却、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目的:防止高温杀死接 种的细菌或真菌 恒温培养箱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04 03 01 冷却、接种 配制培养基 牛肉汁 琼脂 高压蒸汽灭菌锅 恒温培养 高温灭菌 恒温培养箱 接种 1.准备三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标号1、2、3; 2.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1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盖上盖; 洗手后,用无菌棉棒轻擦手心,在2号培养皿中轻轻涂抹,盖上盖; 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3.将3个培养皿放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结果。 探究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出问题 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 作出假设 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多 制定计划: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经高温灭菌的物品不再有任何活着的微生物,这就排除了 实验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