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一中2024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三)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202(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4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代埃及,尼罗河每年的泛滥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但也需要进行精确的水利管理,以控制洪水和分配水源。因此,古埃及人修建了复杂的水利系统,包括堤坝、运河和蓄水池。在当时,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集体协作。这一现象 A.突出了地理因素的决定作用 B.显示了农业生产的基础作用 C.揭示了王权强化的现实需求 D.体现了高超的工程营造技术 2.在波斯帝国时期,大流士一世推行了行省制度,并任命地方总督(萨特拉普)管理各行省。为了巩固统治,大流士还从各地选拔官员,包括波斯贵族和地方精英,甚至允许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士参与行政管理。这一政策 A.推进了波斯帝国的民族平等 B.推动了波斯政治中的民主化 C.扩大了波斯帝国的统治基础 D.提升了波斯帝国的君主集权 3.在12世纪的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开始实施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即通过城市特许状赋予城市自治权,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领主的权力,同时也赋予了城市市民更大的自主权。这种“新的政治制度” A.打破了封建制度对法国的控制 B.推动了法国的民主制度的发展 C.旨在抵制封建领主对城市自治的干预 D.为法国的社会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日耳曼部落的入侵,社会陷入动乱,许多自由农民为了安全和经济保障,不得不依附于地方领主,即把自己的农田交给领主。他仍可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过是成了领主的佃农,成为他们的附庸。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建关系下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性 B.西欧封建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C.罗马法律体系的彻底崩溃 D.城市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5.印度莫卧儿帝国苏丹阿克巴在对待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者时,只要他们愿意宣誓效忠并接受帝国的统治,就可以保留其贵族身份和领地管理权。此外,阿克巴推行宗教宽容政策,允许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基督教徒保留原有信仰,并按照当地习惯征收赋税。他还废除了对非穆斯林征收的人头税,以促进社会和谐。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的这些举措 A.利于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B.旨在缓和国内民族与宗教矛盾 C.削弱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 D.体现了实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6.有学者指出:在古代玛雅文明中,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玛雅人能够精确预测天文现象并制定复杂的历法。然而,玛雅人在金属工具的使用和交通工具的制造方面却相对落后,长期依赖石制工具和人力运输。该观点意在说明玛雅文明 A.落后于同时期其他文明 B.科学技术呈现畸形发展 C.呈现出封闭孤立的特点 D.体现了宗教信仰的功能 7.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集权政府提供了最初的资金和支持,但后续的探险和殖民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私人冒险家和商业公司的参与。这些私人力量的加入,推动了新航路的扩展和殖民地的建立。这反映了 A.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B.商业资本的推动作用 C.欧洲殖民格局的变化 D.人文主义思想的激励 8.在17世纪前的西欧,糖的价格曾用一定量的金和银来衡量。17世纪时,糖从奢侈品逐渐变为普通商品。糖的价格大幅下降,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糖的过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变化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