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观看视频,思考:该片段与哪一历史史实有关?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 通过地图梳理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回归;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史料实证: 通过史料分析,理解香港、澳门回归历史意义,成功回归的原因; 家国情怀: 通过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增强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一 、 追溯历史 ———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图说历史: 根据图示,说一说港、澳是如何一步步被列强侵占?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为期_____年。 1860年,_____割九龙司。 1842年,《南京条约》割_____。 香港岛 《北京条约》 99 1887年,清政府被迫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占领。 1557年,葡萄牙贿赂_____(朝代)官员,获取了在澳门的定居权。 1553年,_____(国家)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葡萄牙 明朝 实质: 主权问题 二、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65页,完成自学提示。 提出背景: 提出时间: 提 出 者: 出发点: 内 涵: ①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初期) 邓小平 从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出发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二、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重点 解读: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和基础 国家主体 港澳台 地区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地位: 三 、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精妙绝伦的较量·1982年9月24日邓撒会谈 钢铁公 铁娘子 图文学史:根据图示,结合教材,归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 1982年,中英谈判 1986年,中葡谈判 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 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收复香港行使主权,设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收复澳门行使主权,设澳门特别行政区 四、 再谱新篇 ———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 香港第6任行政长官———李家超 澳门低任行政长官——— 贺一诚 港珠澳大桥 互助探究 阶段 港、澳回归后 新时代 政策 (方针、原则) 措施 意义 阅读课本67—68页,归纳香港、澳门回归后,为了保持繁荣稳定,国家在不同阶段采取了哪些不同的措施?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一国两制”、依法管治、“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2003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逐步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 ①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 ②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实现互利共赢。 香港、澳门经济快速发展,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材料三: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素养提升: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一说香港、澳门能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有哪些? 3、回顾中国近、现代史,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