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材料中的“第二座长城”开始于( ) A. B. C. D. 2.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西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以下示意图旨在强调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丰富了粮食作物的种类 B.促进了各地区人口流动 C.推动了地区间文明交流 D.扩大了汉朝的统治范围 3.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和互相渗透的结果,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 A.商鞅变法 B.光武中兴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4.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 5.下列四个文化名人,就其成就而言,有三个是同一类的,请把不同类的找出来( ) A.关汉卿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6.张之洞认为“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历经波折,最终选址汉阳(见下图)。由材料可知张之洞最终选址汉阳建铁厂的理由不包括( ) A.靠近煤、铁矿能源 B.近河流便于交通运输 C.便于招商引资 D.便于政府对企业监管 7.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下列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中,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A.《卢沟桥事变形势图》 B.《义勇军进行曲》 C.《吕正操(抗日名将)回忆录》 D.《论联合政府》 8.1980至1989年,全国个体工商户从不到200万户增加到1247.1万户,拥有资金347亿元总产值达559亿元,营业额达1339亿元。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 ) A.全体国民收入显著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确立 C.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发生变化 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实行市场经济 B.都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C.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都形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10.右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1956年,歼5型歼击机 ◆1966年,战略导弹部队 ◆1971年,导弹驱逐舰 ◆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 A.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B.导弹部队的组建与完善 C.人民空军的发展与壮大 D.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 11.宋朝时于各海港口正式征收“船舶税”,按规定进出海南港口的商船均需缴纳此税。如下是宋熙宁十年海南各税场税额统计,据此可知当时海南( ) 琼州 19592420(贯) 朱崖军 1237145(贯) 昌化军在城 16539183(贯) 万安军 1189142(贯) 昌化镇 285700(贯) 感恩军 79840(贯) 总计38923430贯 A.海外贸易繁荣 B.工商市镇兴起 C.农业技术发达 D.人口增长迅速 12.下图宣传画是为海南省创办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而作。1988年4月13日,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 13.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 A.南亚次大陆 B.意大利半岛 C.希腊马其顿 D.阿拉伯半岛 14.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A.创新与交流 B.冒险与挑战 C.征服与重建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