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树德中学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模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 14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 .古诗文默写。( 10分) ( 1)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 ) (2)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借用典故道出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感慨的 句子:“ , 。” (4)“ 诗词与科技创新” 研讨会上,设置了“ 诗词与科技” 佳句竞答环节。 小苗:身处信息高速公路,我们可以轻松地与远方的朋友联系,这正是王勃在《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中所写的: , 。” 小玉:中秋夜,航天 员 在 空 间 站 和 我 们 共 赏 一 轮 圆 月 ,实 现 了 苏 轼 在 《 水 调 歌 头 》 中 表 达 的 愿 望 : “ , 。 ” 小 亮 :一 代 代 科 技 追 梦 人 怀 着 “ , 。” 的进取精神,呕心沥血,默默耕耘,才有了中国 科技的飞速发展。 2 .根据语境作答。( 12分) 小彭热爱家乡文化, 以下是他整理的资料, 请你帮忙完善。 自古彭城列九州。徐州, ; ; 。 禹划九州, 始有徐州。邳州的大墩子文化、新沂的花厅文化都是 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 在此劳作的明证。两汉文化源远流长, 源头则在徐州。楚王陵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 汉 代文物灿若群星, 让人( A )。 南北要冲,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战火的( B ), 使得徐州人有着骁勇豪爽的英雄气概。 徐州地区平原绵 gè n( ), 在悠悠岁月中, 洪水侵扰不断。这些灾难反而磨 l ì ( )了 徐州人坚忍不拔的万丈豪情。在与天灾人祸的搏斗中, 使徐州人逐渐形成了倔强耿直、豁达 率真的人文精神。 徐州是五省通衢, 交通枢纽。南北文化的交流, 催生了徐州多彩的人文故事。先秦诸子 百家中的道、儒、墨家等创始人出生地均在徐州周边地区。老子晚年曾在沛地活动, 孔子曾 “ 南之沛, 见老聃 ” 而问道。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的楚汉相争, 影响后世。张良、陆贾、 刘歆等诸多名人故事, 激励着后人奋勇进取。 (1)请你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汉字。 (2分) 语文试题共 8 页 第 1页 绵 gèn( ) 磨 l ì ( ) (2)资料中有两处留下了空白, 请你为 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A. 叹为观 止击节叹赏 B. 洗礼 洗炼 (3)画线句有语病, 请你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4)横线处的句子顺序被不小心打乱了, 请你帮小彭选出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3分)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 绽放出丰富多彩的人文故事 ②漫长的历史, 积淀出璀璨惊艳的文化 ③无尽的战火灾难, 淬炼出勇武刚毅的民风 A. ③①②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5)通过对徐州历史的了解, 小彭获得了以下认识。请帮他辨别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 率弟子周游列国, 晚年修订“ 六经” (《诗》《书》《礼》《乐》《易》 《春秋》)。 B. 老子, 春秋时期楚国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主 张无为而治。 C. 徐州“ 五省通衢” 牌坊上挂有一幅楹匾:大河前横。 “ 大河” 指的是京杭大运河。 D.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 “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借古讽今, 暗讽了南宋王朝。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 完成 3~ 7题。 (17分) 月亮, 自古以来颇受行旅之人的关注。让我们一起回到过去, 将目光望向文人们各自心 中的那轮明月。 [甲] 月夜游宝石山记 都 穆 壬戌秋, 八月既望, 予至杭, 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 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 与予自山之阴而登, 酌元学士黄晋卿① 读书之轩, 俯瞰全湖, 一碧万顷, 而吴山前据, 类屏障 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 万松、慈云之岭, 又皆蜿蜒回拱, 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 弥漫浩渺,极目无际, 而西陵诸山, 出没烟霏翠霭间, 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 明月在轩, 山姿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