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 1.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意义,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台湾问题方针、政策的变化.通过时间轴和历史地图,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和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了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祖国统一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 (家国情怀) 重难点: 1.重点:海峡两岸的交往。 2.难点: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两岸交往的史实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两会在1992年提出的,因此称为“九二共识”。 ★对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密切交往的认识: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 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C.表明两岸尚未实现通航、通邮 D.反映祖国完成统一大业 2.某同学根据下图史实进行探究学习,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香港回归20周年 澳门回归22周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A.体制改革 B.钢铁长城 C.国家统一 D.民族团结 3.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设计的思维导图。“?”处应填写的关键词是( ) A.祖国统一 B.国防建设 C.外交成就 D.民族团结 4.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两岸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下列关于两岸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胡连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B.习马会上首次提出”九二共识” C.这两次会晤均增进了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