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练习(一) 九年级历史(开卷) 注意事项: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答在本卷或答题卡规定区域之外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项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距今5300一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中,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 精美的玉器,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这说明当时 A.早期人类出现B.原始农业兴起 C.阶级分化明显·D.封建时代开启 2.汉武帝时期,大臣桑弘羊上奏,在各郡县设置均输盐铁官,在京师设置平准官,收受各 地运来的货物,贵时卖出,贱时买进。这一奏疏产生的背景是 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B.富商大贾控制经济 C.诸侯王的封地广大 D.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3.北朝时期,系统总结子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和畜牧业等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大明历》 D.《农政全书》 4.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在长安国子监学习并考中进士,深受唐玄宗信任;他还与众多诗人建 立深厚友谊,传闻其回国时遇难,李白特意写诗寄托哀思。上述现象主要体现唐朝 A.首创了科举制度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开放的中外交流 D.丰富的诗歌题材 5.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提高了 粮食总产量。材料所述现象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这场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 进入近代,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7.“在20世纪最初十年中,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压迫清朝政府让予铁路权益,已经无须动 用炮舰了,只消它们的外交官作一吆喝,清朝政府就唯命是从。”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瑗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孙中山评述:“武汉事兴,全国响应,…自经此役,中国民主政治已为国人所公认, 此后复辟帝制诸幻想,皆为得罪于国人而不能存在。”材料体现了“此役”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 9.据右表可知 A.五四运动中心转移 时间 华资工厂数(家) 华资资本(元) 工人(名)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913年 1698 33082400 270717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D.公私合营出现高潮 10.1926年8月,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先锋浴血奋战,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材 料中的现象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南昌起义时期 C秋收起义时期 D.淞沪会战时期 11.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A.上海 B.瑞金 C.重庆 D.延安 第1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