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徐骏,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八年(1730年),他被怨家揭发其诗集中有“讥讪悖乱之言”。是年十月四日,由于当时盛行文字狱,经刑部等衙门议奏,被处死。 导入新课 清风涛 ———徐骏 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文字狱”是何意?清廷为何会采取这一措施? 清朝还实行哪些措施强化君主专制?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1.通过完善时间轴,填写表格,了解军机处设立的概况,认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材料,了解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史料实证) 3.通过填写表格,观察图片,准确说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及其结果,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唯物史观) 4.通过分析材料,填写表格,知道闭关政策的背景、演变及其影响,认识当时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军机处的设立 壹 1根据教材整理,清朝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历程 一、演变过程 议政王大臣会议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由满洲贵族组成,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南书房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军机处 最初为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乾隆帝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原本是康熙帝读书的地方,因其地处皇帝办公的乾清宫的西南而得名。康熙皇帝亲政后,从翰林院学士中选拔亲近大臣到南书房值班,实际上是借陪读之名参与军国机要事务,重大政务也不再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讨。是康熙皇帝为加强皇权、巩固清朝统治而设置的宫廷御用机要秘书机构。 2、职责: 教学任务一: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总计不过数十名……不称职即随时“罢值”回原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3、地位(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秘书机构。 4、特点: 简:成员少,机构简单; 精:人员精干,有官无吏; 速:办事效率高,速度快; 密:保密性好,干扰少。 (一)军机处 5、影响: 材料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 【翻译: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①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虚设机构。 ②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一)军机处 1、含义: (二)奏折制度 康熙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形成了奏折制度。 下情上达,控制地方 题本(公事)、奏本(私事)———公开性 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 ———佐伯富 2、特点: 迅速、机密、直接 ①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②提高了决策效率; ③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3、作用: 造成君主独断专行,容易形成决策失误 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进一步激化矛盾。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秦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清朝 明朝 三省六部制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中书省 军机处 废丞相, 设内阁; 隋唐 元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含义:从知识分子的文字、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