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词义的辨析和 词语的使用 第八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①学生通过具体任务情境以及师生讨论,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有效地选择和使用词语,并总结规律。 ②学生能在特定的课本语言情境中,探究词语表达的感彩和语体色彩,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 词义辨析的方法及词语使用的效果鉴赏。 导入新课 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流行语,有人认为,其中的一些词语表达形象、鲜活,有可能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也有人认为,这些是生造词,表意不清,格调不高,不利于汉语的纯洁和健康。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今天我们就来组织一次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新词语? 新知讲解 任务活动一: 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新知讲解 环节一: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掌握辨析词义的几个角度 由于语素的不同,词语在词义上会出现差异。辨析词语差异可以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和词语的搭配等角度入手。 新知讲解 环节一: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①词语的适用对象 有些词语虽然词义相近,但适用对象却截然不同。如“学习”只适用于好的方面;而“借鉴”既可以用于经验也可以用于教训。“鱼龙混杂”只适用于人,“鱼目混珠”只适用于物。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以免误用。 新知讲解 环节一: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②词义的侧重点 词义的侧重点是指词语在语义上的侧重。有些词语虽然表达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由于组成词语的语素不同,在词义的侧重上就会存在差异。如“简洁”侧重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简捷”侧重简便、快捷,直截了当。“另眼相看”侧重横向上与其他事物比较;“刮目相看”侧重纵向上与过去比较。实际表达中究竟哪个更贴切,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选择。 新知讲解 环节一: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③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指的是词语在表达的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却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如“准确”指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程度较轻;“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程度较重。“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程度较轻;“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程度较重。 新知讲解 环节一: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④词语的搭配 词语的搭配是指词语由于本身含义存在差异及人们的使用习惯不同,有的词语经常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从而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用法。 新知讲解 老舍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说,有些词意思相近,“只看你把它搁在哪里最恰当、最合适就是了”。要做到“恰当”“合适”,就要仔细辨析词义,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把握其用法。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 原稿: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例如: 新知讲解 ①“背脊”和“脊梁” 原稿中的“背脊”是指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范围大。“脊梁”则指脊柱,部位清晰。“按住脊梁”比“按住背脊”更准确,更易让读者了解真实的情形。 原稿和现在使用的词语之间有什么细微区别,哪个更好? 新知讲解 ②“后身”与“后窍” 原稿中的“后身”是身体的后半部分。“后窍”指肛门。从“后窍”里喷出烟雾显然要比“后身”形象、准确。 原稿和现在使用的词语之间有什么细微区别,哪个更好? 新知讲解 ③ “一股”与“一阵” 原稿中的“一股”用于水流、气流、道路等。如《西游记》第一回:“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