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步骤: 导入新课 1919 1949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1956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决 定 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然趋势 必要准备 新中国成立了,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是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还需继续革命!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时间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49—1956),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奇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 材料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千克 538.3千克 4千克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探究活动: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 化 三 改” 农 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前性质 改造后性质 个体农民 私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个体工商业私有制 资本主义 私有制 生产 合作社 生产 合作社 改造方式 小科普: 三大改造 公私 合营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三大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一、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它不但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 探究思考:观看视频,阅读情境材料,联系教材和相关史实,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革命阶段看:①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从社会面貌看: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社会制度看:③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