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第三课脉络 第一目 改革开放的进程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第二目 改革开放的意义 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改变面貌 重要地位 辉煌成就 促进飞跃 开启 新阶段 决策 意义 历程 依据 标志 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 取得辉煌的成就的 根本原因 所 以 导入新课 所以,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1 观过程 悟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南方讲话和十四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1.起步阶段: 1978年--1992年 2.新阶段、新水平:1992年--2013年 3.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新时代、新格局):2013年以后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1)序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对内改革:1.序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2.率先突破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小岗村第一份“大包干”红手印(契约合同书)。契约合同内容:“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对内改革:3.深化推进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大连、青岛等14分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1984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88年 设立海南省;把海南省开辟为经济特区 1980年 深、珠、汕、厦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4.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沿江五城、17个内陆省会、沿边城市开放 1992年 知识小结: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起步阶段:1978-1992 起步阶段(1978-1992) 时间或会议 事件(举措)与意义 对内改革:农村及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3)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4)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80年 ①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1984年 ②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 ③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⑤沿江五城、17个内陆省会、沿边城市开放 1992年 2003年 1993年 ①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④ 2012年召开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②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③ 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