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3006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20页PPT)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65172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课件,20页
  • cover
(课件网)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旧中国的外交基本特征 屈辱 不自主 不平等 不独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 3、了解万隆会议的召开时间、“求同存异” 方针的提出及中国在会议中的作用。 4、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国家主权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和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努力下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成就呢? 外交成就一: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1950年后,新中国的外交陷入困境 在政治上,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政权。 在外交上,美国积极拉拢世界其他国家,如西欧国家、印度等,使其不要急于承认新中国。 在经济上,美国还将中国列入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管制名单,1952年还在其下专门设置了中国委员会,对中国的禁运比苏联等国家更严格,从航运、资金、物资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全面封锁。 1953年7月,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同时也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忧与忌惮。 外交成就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缅甸总理吴努 缅甸人口只及中国的云南省,缅政府一直担心中国对缅甸有领土野心,因而十分恐惧,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印度总理尼赫鲁 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担心中国会实行扩张主义,谋求地区霸权。 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尼赫鲁便开始实施他的“大印度联邦”狂想,并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 中印两国拥有共同边界大约2000公里,有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区域存在领土争议,涉及西段、中段和东段三个部分。其中,东段争议主要为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区;中段主要为锡金地区;西段则是中国目前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 中印边界矛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最基本的原则),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都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2014.6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初露锋芒日内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