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3082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共38张PPT+视频)

日期:2025-05-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13865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视频,PPT+,38张,课件,西域,经营
  • cover
(课件网) 丝 绸 之 路 的 开 通 西 域 经 营 与 2024新教材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4课 初中历史课件 壹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目录 贰文明之路·海陆达四方 叁治理之策·都护辖西北 肆未来之路·“一带一路”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01 学科素养目标 02 03 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知道西汉管理西域的相关措施,学习张骞、班超等人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对比秦与西汉的疆域,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呢?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结果 本课共分为几个子目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西域管理 导入新课 引 张骞通西域 凿空之旅 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时空观念 阅读教材,描述西域的地理位置。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汉王朝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中国史纲要》 以天之福......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 ———《资治通鉴》 控制 奴役 进攻 中原 联合 史料实证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78思考,匈奴与西域各国、西汉的关系如何?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史记》 基于上述关系汉武帝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史料实证 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陛下!郎官张骞愿出使月氏。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观看视频,了解张骞通西域概况。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目的 成果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公元前119年 与乌孙结盟; 加强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历史解释 结合视频及课本P78-79,归纳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历史意义: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时空观念 对比两幅地图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汉书·张骞传》 空,谓孔,引申为道路。凿空,即开通道路。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被称为“凿空”。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汉书·张骞传》 不畏艰险、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勇于探索、报效祖国。 家国情怀 你能从张骞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品质?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一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开始形成。 海陆达四方 文明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时空观念 观察路上丝绸之路地图,找出丝绸之路途经的地区并描述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今新疆地区) 中亚 西亚 欧洲 文明之路·海陆达四方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物品传到了西域 西域又有哪些物品传入了中国? 葡萄 苜蓿 石榴 核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