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3409

9《古诗三首》课件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163929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三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三首 9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左侧的名言你理解吗?这是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的名言,是千百年来人们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体现诗人爱国情怀的古诗。 第一课时 自读诗题,通过题目,你能猜猜这三首诗写的是什么吗?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从军行 标题中加“歌”“引”“吟” “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参军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快要天亮 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诗人在秋天黎明时出门迎凉的感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个消息以后发生的事。 借助题目预测诗的内容,这是学习古诗的方法之一。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边塞诗 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 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擅长七言绝句。 有集,已佚,《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毕生力主抗金,盼望收复失地。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又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品:《春望》“三吏” “三别” 。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jì rèn yuè 蓟 北 仞 五千 岳 tì 涕 泪 cháng 裳 衣 xiāng 襄 阳 学认字 裳 初闻涕泪满衣裳。 多音字 衣裳 裳: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古人一般上衣下裳。 chánɡ shɑnɡ 现代汉语中的“衣裳”指衣服。 rèn yuè mó yí 仞 岳 摩 遗 tì wū 涕 巫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框架结构 学写字 lí 篱 仞 rèn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边是“刃” 遗 yí 注意偏旁的位置和字的间架结构 摩 mó 巫 wū 两个“人”不要写得太大,捺变成点 巫山 巫峡 《从军行》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听音频,感受意境。再自由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整体感知 读前两句诗,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互动课堂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大意: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积雪的祁连山都显得黯然无光,一座孤独的城镇远远望着玉门关。 青海湖 再读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透,磨破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大意: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铁铠甲,但只要不攻破楼兰,就绝不返乡。 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然后借助插图,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吧!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读到这些词,你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