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3649

16表里的生物 课件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7428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表里,生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6 表里的生物 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会写“脆、拦”等字,会写“机器、钟楼”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1课时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1925年,他和几位朋友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代表作品有《昨日之歌》 《伍子胥》等。 脆 拦 蟋 恶 蟀 吠 好 _____ 好看 _____ 爱好 hào hǎo 他的爱好(hào)是收集好(hǎo)看的卡片。 弹 _____ 弹性 _____ 子弹 dàn tán 这颗子弹(dàn)形状的橡皮糖十分有弹(tán)性。 更 _____ 更好 _____ 更改 gēng gèng 只有不断更(gēng)改自身的缺点,才会遇见更(gèng)好的自己。 笼 _____ 鸟笼 _____ 笼罩 lǒng lóng 当夜色笼(lǒng)罩了大地,鸟(lóng)笼里的鸟儿也安静下来。 脆(脆弱) 跪(下跪) 拦(阻拦) 栏(栅栏) 蟋(蟋蟀) 悉(悉心) 清脆 阻拦 丑恶 蟋蟀 机器 钟楼 洪亮 街心 盲人 坚硬 单调 请求 加速 齿轮 唯恐 证实 狗吠 【洪亮】(声音)大;响亮。 造句:朗诵诗歌的时候声音要洪亮。 【和谐】 配合得适当。造句:这张画的颜色很和谐。 【坚硬】 又结实又硬。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造句:每天早晨我都能听到清脆的鸟叫声。 【柔和】 ①温和而不强烈。 ②柔软;软和。 【单调】 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神秘】 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轻易】 随随便便。 【呈现】 显出;露出。 【唯恐】 只怕。 【拒绝】 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 【丑恶】 丑陋恶劣。 【恐怖】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猜测】 推测;凭想象估计。 坚硬——— 单调——— 美丽——— 保护——— 答——— 丑恶——— 柔软 丰富 丑陋 破坏 拒绝 美好 ·我们的课间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不再像以前那么单调了。 洪亮——— 和谐——— 单调——— 请求——— 愉快——— 猜测——— 嘹亮 融洽 恳求 单一 欢快 猜想 王老师讲课声音(洪亮 嘹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 课文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2) 从作者儿时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声音的认识写起,引出“我”的疑问: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 写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个生物被关在父亲的表里。 第二部分(3—9) 课文解读 写父亲打开怀表让“我”看,怀表中摆动的机件和父亲的解说让“我”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第三部分(10—19) 写儿时的“我”见人就说父亲表里有个小蝎子。 第四部分(20—21) 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品读课文 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几次想弄清缘故;后来父亲打开表,“我”终于看到了表里的世界,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父亲。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品读课文 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表示时间的词:小时候、一天、过了许多天、此后、后来 心理变化:“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猜测到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但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然后又用自己的想象解答了这个疑问。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默读第1自然段,“我”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我”的观点?说明“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品读课文 具体事例:鸟叫、狗吠、蝉叫、虫唱。 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列举具体事例来证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