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3669

统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 课件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40523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人教,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 cover
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1 采薇(节选)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昔日从军出征时,只见杨柳随风飘摇;如今我回来了,眼前是大雪纷飞之景。一路缓缓走来,已经是饥渴交加。我的心里充满了悲伤和哀痛,没有人能明白现在我胸中的感慨。 主题:这段节选描写了士卒在归途中抚今追昔的沉重心情。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依依;如今战后返乡时,却是雪花纷飞。今昔对比,更显今日的凄苦与哀伤。 2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上的雨润湿了路面的尘土,客舍旁的柳树显得格外青翠、清新。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主题:这首诗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3 春夜喜雨 [唐]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夜雨悄然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温柔地滋润大地万物。阴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唯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到了早上,那被春雨润泽而显得沉甸甸的花朵,恐怕就要铺满整个锦官城了。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皇城中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远望去有一片青草之色,可近看却又看不出什么。一年中最美好的春色就在这早春了,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暮春之景。 主题:这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诗人用简朴的文字,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吸引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气息。 5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都只爱鲈鱼鲜美的味道。可渔民们的一叶小舟,就要为了捕鱼而在风浪中出没。 主题: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在吃鱼人和捕鱼人的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中,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诗歌语言质朴,言近旨远,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一诗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饱含了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同时也带有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其言尽而意不尽的手法,使这首小诗意蕴隽永,耐人寻味。 6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长江相对,钟山也只在数重山外。春风吹过,江岸上的春草又变绿了,那日复一日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乡呢? 主题: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诗中的第三句最负盛名,一个“绿”字,不仅写出了春日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更写出了春风吹过草木、送来一片生机的动态变化,甚至令人感到春风都带有了人的情感,极富表现力。 7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