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3685

统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 课件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9389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人教,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 cover
(课件网) 你知道寒食赐火、三天不能生火做饭的习俗吗? 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传说吗?你知道中秋望月咏怀的传统吗?一起来学习本课的三首古诗,在诗歌的韵律美中,感受传统习俗的意蕴吧。 3 古诗三首 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会写“御、侯”等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 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第1课时 寒食 作者作品 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约在贞元初去世。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韩君平诗集》。 《古诗十九首》 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其基本内容。 王建(约767—831后) 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侯 鸦 泣 章 盈 脉 栖 皎 御 办事处(chù)主任表示这件事一定要严肃处(chǔ)理。 他的相(xiàng)貌看起来比较凶,让人感觉不好相(xiāng)处。 处 _____办事处 _____处理 chǔ chù 相 _____相处 _____相貌 xiàng xiāng 章(文章) 童(儿童) 侯(王侯) 候(等候) 栖(栖息) 柄(把柄) 他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写文章了。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 寒 食 [唐]韩翃(hónɡ) / / / / / / / / ↗ ↗ ↘ ↘ 创作背景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指春天的京城 指皇城里的柳树 春天 京城、皇宫 飞花、东风、柳 品读古诗 诗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 “东风”和“柳”这两种景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春风轻拂,柳树随风舞动。写柳树是为了写春风,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柳枝斜来间接感知。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诗人看到的是唐朝的长安城,为什么说“汉宫”?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诗人为什么写“传蜡烛”这件事? 寒食节的习俗 ———禁烟火 皇家的特权 ———燃蜡烛 诗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表现出一派承平气象。 “轻烟”含有讽刺意味。 “散入”暗示权贵豪门也受到皇家特权的恩典。 诗意:袅袅轻烟在权贵豪门的府第飘散开。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呢 春城飞花图 轻烟袅袅图 传蜡烛图 这些画面中都出现了哪些景物呢 春城飞花图:洛阳城满街的柳树、柳絮纷飞、皇宫的御柳、东风 轻烟袅袅图:轻烟 传蜡烛图:汉宫、蜡烛、轻烟、五侯之家等 你觉得这些画面中,哪一个画面最美 “春城飞花图”是作者精心为我们营造的画面,画面中的景物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2课时 迢迢牵牛星 迢 迢 牵 牛 星 ,皎 皎 河 汉 女 。 纤 纤 擢 素 手 ,札 札 弄 机 杼 。 终 日 不 成 章 ,泣 涕 零 如 雨 。 河 汉 清 且 浅 ,相 去 复 几 许 。 盈 盈 一 水 间 ,脉 脉 不 得 语 。 迢迢牵牛星 ↗ ↗ ↗ ↗ ↗ ↘ ↘ ↘ ↘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牵牛星 河汉女 隔河相望 无限哀愁 诗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擢”和“弄”有什么表达效果? 让人如见其形 让人如闻其声 表现了织女勤劳的形象 目的:借忙碌的劳动排遣愁思。 诗意:织女伸出白皙修长的手拨弄织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