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4653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学课件(共49张PPT+1个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1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52748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核心,视频,内嵌,PPT+1,4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坚持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科学精神】学会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公共参与】坚持矛盾观,结合自身与社会实际进行公共参与。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一幕 1.矛盾的含义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注:“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注: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生活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统一属性———同一性 对立属性———斗争性 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你离不开我, 我离不开你。 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②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如:失败是成功之母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不能说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如:呼与吸、分解与化合、 吸引与排斥、自由与纪律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哲学所讲的“斗争性”≠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强调斗争性)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强调同一性)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归纳总结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强调斗争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强调同一性)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