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4763

2025哈师大附中高二生物4月考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32665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哈师大,师大,附中,高二,生物
  • cover
作用释放出养分供给树木生长。若森林生态系统的归还率=(年调落物归还量/年生物量积累量)×10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归还率越低,物质循环就越快 B.凋落物经微生物分解后能为树木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C.凋落物中的重金属盐会随食物链延长在生物体内富集 D.生态系统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就是凋落物中的能量 24.我国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这一现象背后有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蝗虫 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环境的昆虫,喜欢在坚实的土地上产卵,并且喜食禾本科植物(包括小麦、玉米等 粮食作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蝗虫幼虫活动范围较小,调查蝗虫种群密度时只调查成虫 B.干旱是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C.在蝗虫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降低蝗虫种群的出生率 D.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可向蝗虫传递物理信息 25.下图1示太湖中部分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图2为科研团队对太湖蓝藻水华的发生 规律进行研究得到的结果。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水面 上浮集绕 ●杏◆海 食浮游生物鱼类→食鱼性鱼类 水体 ◆ 是上风 生长 。。 ⑦ 浮游动物② 上浮复苏 ③ / 底泥 下沉休眠 12-2月 3,4月 49月 4-11月 碎屑← ·蓝藻等浮游藻类 时间 图1 图2 A.图1中的生物之间存在信息传递,而且是双向的 B.夏季蓝藻水华最易发生,影响太湖藻类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土壤条件等 C.结合图2分析,可在12-2月清除底泥、3-4月在上覆水位置打捞蓝藻以防治水华 D.若食浮游生物鱼类的食物由60%浮游动物、40%浮游藻类组成,要收获100kJ的食浮游生物鱼类, 至少需要1700kJ的浮游藻类 26.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 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 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干扰 B.在遭到千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 生态系 正常作!用范围 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 eesemeeee C.一般情况下,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 稳 ts 呈正相关 D.TS值越大,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时间 27.海洋牧场项目“伏羲一号”可利用海风发电,也可实现智 能养鱼。此外,该项目还通过培育珊瑚苗圃与种植大型海藻来改善生态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能降低生态足迹 B.珊瑚苗圃能提高海洋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第6页共12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