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4959

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教学课件(28张)-湘教版高中地理(2019)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81567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版,必修,选择性,2019,地理,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湘教版选必一 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errestrial water bodies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以河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关系为例,通过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 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长江为案例,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描述各补给类型的特点、 影响因素等。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水 体 水体的组成 海洋水:地球上水体的主体 大气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地表水:河水、湖泊水、沼泽水 陆 地 地下水 水 冰川是陆上淡水的主体 96.53% 海洋水 3.47% 陆地水、大气水 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的变化———水循环 水体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交换 液态 固态 气态 河流水 湖泊水 生物水 沼泽水 地下水 大气水 冰川水 河流水 探究活动一 1.指出图中涉及哪几类水体?请在图中标注。 2.补充完整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图。 大气水 积雪、冰川 湖泊水 地下水 l 含义: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l 相互关系: ①各类陆地水体在不断地运动更新和相互转化; ②各类陆地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③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E 地下水补给 A 大气降水 (雨水)补给 B 冰川 融水补给 C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河流的补给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通常把河流的补给类型分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长江源头唐古拉山 长江之旅第一站———唐古拉山 《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 哪两种类型? 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探究活动二 下图为我国某四条河流。读图,结合所学知识找出高山冰雪融水?并说明判断理由。 夏汛 C p 补给类型: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p 理由:流量较小,夏汛为主;流量季节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冬季有断流现象。 p 分布: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 【小结1】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 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 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 二看流量,包括流量高峰、汛期、断流、流量的季节变化。 ①汛期在春季,以_____补给为主。 ②取决于气温,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以_____补给为主。 ③径流变化较大,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_____补给为主。 ④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_____补给为主。 ⑤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下游径流季节变化较小,以_____补给为主。 季节性积雪融水 高山冰雪融水 雨水 地下水 湖泊水 长江之旅第二站———洞庭湖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曲线变化图。 相对水位 湖 泊 削峰 补枯 湖泊下游河流径流 趋于缓和 汛期大量洪水进入湖泊削 弱了河流洪峰 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枯水期 洪水期 长江之旅第二站———洞庭湖 2 1、指出东晋、南朝之际,洞庭湖快速形成”大湖景观“的形成因素?(3分) (4 、从东晋到宋代,说明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少的原因?(4分) 探究活动三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 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影响,长 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 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下面左图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右图示意明末清 初该地区水系。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 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影响,长 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