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园地 (部编版)四年级 下 www.21cnjy.com 第4课时 一 素养目标 目录 二 成语口袋 三 赏析古诗 四 拓展阅读 五 回忆旧知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体增强对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能将自己的收获表达清楚,交流成语故事。 通过文本细读与问题探究,培养逻辑分析、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联想能力。 感悟诗歌意境之美,激发审美想象,尝试通过艺术形式(绘画、配乐朗诵、改写散文)表达个性化审美体验。 01 词句段运用 我们在《文言文二则》中学过“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的故事,谁来选一则故事讲一讲?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囊萤夜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 凿壁偷光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读成语,想一想下面的成语讲的都是什么故事?你知道哪个故事呢?给你的小伙伴们讲一讲吧。 将自己知道的故事在组内演讲,每人讲一个故事,互相点评补充,将最终得到的星星数画在课本中,得到星星最多的推荐到全班进行讲演。 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 态度大方 道理清晰 组 合 小 作 头悬梁 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锥刺股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以绳系头,悬屋梁。 自刺其股 悬 梁刺股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后来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含义: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手不释卷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孙权以自己为例,告诉他只要想学,时间总会有的。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手不离开书卷的学习,最后成了吴国的主将。 凿壁偷光 西汉人匡衡喜读书,但家里穷,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但他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匡衡很着急。有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走去一看,原来是邻居的灯光从墙缝里透过来了。这不就是光吗?匡衡于是把墙缝挖大,就这样借着透进来的光读起书来。 …… 《江泌映月》 《牛角挂书》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02 日积月累 敬亭山风景 它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 读诗词,感受韵律。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 敬亭山风景区诗、佛、茶、酒为四大文化特色,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历史上许多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诗篇。 读准字音, 读懂诗意 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北郊,属黄山支脉。 众:众多。 孤云:单独的云。 独去:独自飘去。 闲:悠闲。 注释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李白已岁逾花甲,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带罪流放的屈辱之事,他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 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 《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古诗背景 众鸟_____, 孤云_____。 相看_____, 只有_____。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 这首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