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5159

第七章 第33课时 动量 动量定理(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物理(通用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0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5772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动量,第七,3份,一轮,通用,物理
    考 情 分 析 生活实践类 安全行车(机车碰撞、安全气囊)、交通运输(喷气式飞机)、体育运动(滑冰接力、球类运动)、火箭发射、爆炸、高空坠物 学习探究类 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斜槽末端小球碰撞 第33课时 动量 动量定理 目标要求 1.理解动量和冲量,理解动量定理及其表达式,能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2.能利用动量定理解决相关问题,会在流体力学中建立“柱状”模型。 考点一 动量和冲量 1.动量 (1)定义:物体的    和    的乘积。 (2)表达式:p=    ,单位为kg·m/s。 (3)方向:动量是    量,其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 2.动量变化量 (1)动量的变化量Δp等于末动量p'减去初动量p的矢量运算,也称为动量的增量,即Δp=    。 (2)动量的变化量Δp也是    ,其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运用矢量法则计算。 3.冲量 (1)定义:力与        的乘积。 (2)公式:    。 (3)单位:    。 (4)方向:冲量是    ,其方向与      相同。 1.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 2.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 3.物体沿水平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其冲量为零。(  ) 4.两物体中动量大的动能不一定大。(  ) 例1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甲、乙的动能之比是1∶4 B.如果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甲、乙的动能之比是2∶1 C.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则甲、乙的动量大小之比是1∶2 D.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则甲、乙的动量大小之比是1∶4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动量 动能 物理意义 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定义式 p=mv Ek=mv2 标矢性 矢量 标量 变化因素 合外力的冲量 合外力所做的功 大小关系 p= Ek= 变化量 Δp=Ft ΔEk=Fl 联系 (1)都是相对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2)若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则动量一定也发生变化;但动量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 例2 (2024·江苏省南京六校联合体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向上滑动,经过时间t1,速度为零,再经过时间t2回到斜面底端,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Ff,重力加速度为g。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对滑块的总冲量为mg(t1+t2)sin θ B.支持力对滑块的总冲量为mg(t1+t2)cos θ C.合外力的冲量为0 D.摩擦力的总冲量为Ff(t1+t2) 例3 (多选)(2022·全国乙卷·20)质量为1 kg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则(  ) A.4 s时物块的动能为零 B.6 s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 C.3 s时物块的动量为12 kg·m/s D.0~6 s时间内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40 J  冲量的计算方法 公式法 I=FΔt,此方法仅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不需要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 图像法 F-t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冲量,此法既可以计算恒力的冲量,也可以计算变力的冲量 平均 值法 若变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力为时间的一次函数,则力F在某段时间t内的冲量I=t 动量 定理法 根据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由I=Δp求冲量,多用于求变力的冲量 考点二 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始末的        。 2.公式:        或        。 3.对动量定理的理解: (1)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是合外力作用时间的平均值。 (2)Ft=p'-p是矢量式,两边不仅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 (3)动量定理中的冲量可以是合外力的冲量,可以是各个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