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小心防范恶意程序》教学设计 课题 小心防范恶意程序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下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识别和防范恶意程序的能力,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掌握安全上网的基本技巧。计算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恶意程序的工作原理,理解其对网络系统的影响,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激发学生利用数字工具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创新,提高对最新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的责任感,鼓励他们采取积极措施,维护校园网络环境。掌握防范病毒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类型的恶意程序及其特征,学会识别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如正确使用防火墙和定期更新软件。通过实例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潜在网络威胁的警觉性和防范意识。 教学难点 学生可能对恶意程序的复杂性和技术性细节理解困难,需要通过简化和实例化讲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对安全软件的使用和配置感到不熟悉,需要进行详细指导。年龄较小的学生对网络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足,需通过反复强调和模拟体验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聚焦人们常说,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安全隐患浏览网站时,不小心点击了一个链接,计算机就变得奇慢无比;手机扫描了广告页中的二维码,微信里的零钱就被清零了;登录常用的网络空间,结果显示用户名、密码错误;手机明明刚充了话费没多久,就提示话费余额为零等。这些问题可能都是由恶意程序造成的。小艾将和大家一起完成校园防范恶意程序的安全诊断活动。2.探索这些恶意程序是怎么进入计算机或手机的呢?有没有技术能够预防呢?我觉得先得知道什么是恶意程序以及恶意程序传播的危害途径有哪些,然后挖掘日常出现恶意程序的原因,再来学习防范恶意程序的技术手段。播放视频《注意防范恶意程序!》。 学生分组上的“校园网络漏洞地图”中。观看视频 通过问题的主动了解日常安全的重要性。了解防范恶意程序的要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能量加油站恶意程序:恶意程序是指在用户不知情或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在信息系统中安装,执行以达到不正当目的的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可执行文件、程序模块或程序片段,以实现信息窃取、全程控制、恶意传播、系统破坏、资费消耗、恶意扣款、诱骗欺诈等网络不安全行为。二、写一写计算机、手机或者联网智能设备等硬件设备,都可能会被恶意程序感被恶意程序感染的硬件设备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你遇到过哪些症状染呢?请在下表中选择你遇到过的症状,也可以将你遇到过的其他症状填写在空格中。三、聚焦根据安装执行方式不同,恶意程序可分为木马、僵尸、虫、病毒和后门等类型。不同的恶意程序人侵或攻击的方式不同,带来的危害各异。了解其工作原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防范和查杀。四、能量加油站木马:木马(Trojan horse)程序是由攻击者安装在受攻击设备上并秘密运行的恶意程序。它像间谍一样潜人受攻击设备,与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的“木马”战术相似,故而得名。它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恶意程序,网页挂马、电子邮件以及操作系统漏洞等是其常见的传播途径。木马程序的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五、写一写请在僵尸、蠕虫、病毒和后门等恶意程序中任选一类,探索其工作流程将其画在下面的框中。六、聚焦恶意程序是网络安全的威胁之一。作为中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杜绝恶意软件侵害。例如,不要随意打开不明邮件、文件或陌生链接等,避免下载和安装不明来源的软件,以封堵恶意软件的入侵。另外,有一些恶意软件非常善于利用系统或应用软件的漏洞,因此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和应用软件以降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