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 清 贫 统编 五年级下册 1. 认识“筹、矜”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 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3. 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方志敏(1899—193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4年率部北上抗日,被国民党军拘捕入狱,1935年 8月 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 筹划 矜持 俘虏 手镯 恐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褂子 船坞 dāng fú zhuó hè qǐ jīn chóu bǐ guà wù 字词学习 弹 _____ 弹弓 _____ 弹琴 tán dàn 不要再玩你的弹(dàn)弓了,有时间多弹(tán)琴。 吓 _____ 恐吓 _____吓人 xià hè 不要用那样恐吓(hè)的口气和人说话,怪吓(xià)人的。 清贫——— 朴素——— 凶恶——— 威吓——— 企望——— 怀疑——— 富有 奢侈 和蔼 安慰 失望 相信 ◎张老师从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 ◎我宁可相信他说的是真话,也不想轻易怀疑朋友。 清贫——— 朴素——— 奢侈——— 矜持——— 凶恶——— 威吓——— 企望——— 齿冷——— 舍己为公——— 贫穷 俭朴 谦虚 奢华 ◎他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国家干部,一直过着(清贫 贫穷)的生活。 ◎虽然他已是这个领域的权威,然而他为人(矜持 谦虚),从不自命不凡。 √ 凶狠 恐吓 √ 希望 耻笑 大公无私 ◎课文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8) 课文解读 第三部分(9) 从“我”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却从没有奢侈过谈起,直接表达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并提出全文的主旨,即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 写了“我”被俘时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过程,通过随身所带的物品,说明共产党员确实清贫。 第四部分(10) 写家中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我”唯一的财产,这是从家中财产的角度写共产党人的清贫。 总结全文,点明清贫、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课文的第一部分中,被捕当天明明是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方志敏为什么却说成“一桩趣事”呢? (1)方志敏身无分文,国民党兵士却想借机发财。他们的急迫、凶恶、失望和迷茫,在方志敏看来十分可笑。 (2)表达了方志敏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自己献身革命事业的自豪。 ◎从课文第二部分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体会:“摸”“捏”等动词,把国民党兵士贪婪、丑恶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体会:对国民党兵士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穷凶极恶的嘴脸,表现了他们的贪婪和不甘心。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体会:“微笑”“淡淡”表现出方志敏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以及对敌人的轻蔑和不屑。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 体会:国民党兵士的话表现了他们贪婪和固执的品性。 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体会:弯腰弓背是没骨气的表现,可见这两个国民党兵7为了金钱完全不顾及自己的人格,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