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习 作 他 ____ 了 统编 五年级下册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件事,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1. 补充题目。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 应在横线上补充一个反映人物状态的词语,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他高兴了”“他害怕了”“他委屈了”等。 2. 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 写的时候注意把写人和写事结合起来,既要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尤其在写人物表现的时候,要从神态、动作、语言等不同角度去写,每个角度要尽量把细节描绘得详细、生动,让人能一下子明白人物当时的内心状态。 他 生 气 了 在我的印象中,爸爸一直都是一个很温和的人,极少冲人发脾气。但那一次,我却把爸爸惹火了。 那天放学回家,公交车到站后,我正要下车,可车门外一个小弟弟一直往里挤。我非常生气,就狠狠地推了他一下,把他推倒了。这一幕正好被接我的爸爸看到了,他的脸立马拉了下来,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走过去拉起小弟弟,将他送上车。 ① ①通过对爸爸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非常生气但又极力克制的情态。 之后,爸爸看也不看我一眼,就一言不发地向家走去。 我忐忑不安地跟在爸爸身后,心里别提有多后悔了。 回到家,爸爸往沙发上一坐,狠狠地瞪着我。他的脸上布满了阴云,额头上多了好几条“小溪”,我赶忙低下头,不敢再看。② “说,你今天错在哪儿了?”爸爸终于忍不住,大声地责问我。 ②通过具体的神态描写,表现了爸爸生气的心情。 “我哪儿错了?要不是他一直挡着我,我才不会推他呢!”我勇敢地抬起头,理直气壮地说。 爸爸气得站起来,喝道:“把别人推倒,你还有理了? ” ③ “怎么没理? 本来上车的就该让下车的,我没错! ”我好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拼命地辩解道。 “嗬,癞蛤蟆打哈欠———你好大的口气,想想你是从哪个门下的车? ”爸爸的脸涨得通红,眼珠子瞪得吓人。 ④ ③“气得站起来” “喝道”,表现了爸爸听了“我”的辩解后气急的样子。 ④“脸涨得通红,眼珠子瞪得吓人”,此处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爸爸的生气程度进一步加深。 啊呀,我记起来了,我好像是从前门下的车。 这一刻,我羞得脸都烧红了,仿佛从耳根,连脖子,经背脊一路烧下去,直到脚跟。 “爸爸,对不起,我错了! ”我低下头看着脚尖,嗫嚅道。 爸爸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慢慢走到我面前,摸摸我的头:“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 ⑤ ⑤“脸色终于缓和下来”,写出了爸爸知道“我” 知错后,对“我”的谅解。 名师总评:本文通过具体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写出了爸爸生气的程度一步步加深,以及看到“我”知错后对“我”的谅解。文章对于人物矛盾冲突的描写生动具体,人物形象鲜明动人。 语文园地 本次交流的内容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交流平台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读“‘岸英! 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句话,从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中,我感受到了他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梅花魂》一课,“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句话,从外祖父的神态我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以及不能回到祖国的无尽伤痛。 《清贫》中的这段话:“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从方志敏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以及对敌人的轻蔑和不屑。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