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下图是小雨展示的“涉”字的甲骨文之一,字形模拟了一个人徒步渡过河流的场景,据此推断“涉”有“通过”的意思。 2.(2分)下面是小元整理的关于“涉”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涉”字的词语。 “涉”的引申义 含“涉”字的词语 徒步过水 跋山涉水, 涉水而行 经历 (1) 牵涉 (2) 3.(2分)班级开展“登山探险、我自强”活动,写有一副对联:披荆斩棘寻胜景 乘风破浪探幽洞 横批:勇攀高峰。 请帮小语小文指挥大伙张贴在营地的大门口。 4.(8分)小元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探索精神始终是昂扬的主旋律。王安石以“不畏浮云遮望眼,① ”,杜甫以“会当凌绝顶,② ”表达勇于攀登的决心;杨万里以“③ ,一山放出一山拦”,陆游以“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对未知的思考;岑参以“故园东望路漫漫,⑤ ”,李商隐以“⑥ ,青鸟殷勤为探看”表达对远方的向往;张养浩以“⑦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达历史兴亡的感慨,王勃借“⑧ ,天涯若比邻”表达友情的超越......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探索方式,但探索的精神始终不变。 5.(3分)小元收集了两个学校图书馆阅读区招牌名(见下图)很有语文味,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品一品,说说你的发现。 图一:墨香书阁 图二:博观楼 6.(3分)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潜(qiǎn)水 B.炽(chì)热 (2)容易写错的词 A.锋芒必露 B.相形见绌 (3)容易说错的话 A.你的意见我一定洗耳恭听。B.我的想法请你务必采纳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2分)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孤独寂寞的两个字是“ ”和“ ”。 8.(2分)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节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 余幼时即嗜学(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