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近代人口转移与文化交融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1 早期殖民扩张(14、15-18世纪) 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 目的:掠夺财富、积累原始资本 方式:公开殖民抢掠、欺诈贸易、种族灭绝、三角贸易、垄断商路 影响: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巨额资本。 中期殖民扩张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主要国家:英俄法美等 目的: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 方式:炮舰政策、强签条约、商品倾销、掠夺原料 影响:推动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进亚非拉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 后期殖民扩张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主要国家:英、法、美、德、俄、日等 目的:对外资本输出 方式: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资本原始积累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1.近代的殖民扩张:早、中、后期三个阶段 2.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美洲 表现 原因 印第安人的锐减 非洲黑人的激增 欧洲白人的增加 混血人种的出现 屠杀、奴役以及欧洲的天花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政治迫害、宗教信仰等因素移居美洲 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不断通婚杂居 印第安人减少90%! 对非洲的影响: 1.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 2.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 非洲损失一亿人口! 1935年美洲种族分布的统计数据 美洲不同区域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迁徙美洲 秘鲁:36%印欧混血,19%白人,46%印第安人。 玻利维亚,34%印欧混血,15%白人,54%印第安人。 牙买加:77%黑人,3%白人,15%黑白混血。 海地: 95%黑人,1%白人,4%黑白混血。 美国:76.7%白人,12.3%黑人,1.5%印第安人。 概念解析·族群 族群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 北美 美国 加拿大 拉 丁 美 洲 海地等 秘鲁等 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美国建立了印第安人保留地 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 黑人人口占多数 印第安人较多,但很少过半 表现:①印第安人数量锐减;②非洲黑人数量激增;③欧洲白人的数量大大增加;④混血人种占主导。新族群形成。 结合教材,概述人口迁徙后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及人口构成。 2.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知识拓展】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政策 1.总统华盛顿:先从臀部往下剥皮,可以制作出高的长筒靴来 2.总统麦迪逊:只要上交一张成年印第安人的头皮就可以获得100美元,妇女和小孩50美元 3.总统林肯: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只要年满21岁的美国人向政府缴纳10美元,就可以在西部获得160英亩的土地。但真正获得土地所有权就需要将土地上的所有印第安人杀死 4.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印第安人 美国引以为傲的西进运动就是一部印第安血泪史 下表是某学生关于美洲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的整理条目,其中正确的有( ) 条目一:在加拿大,混血人种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条目二:在美国,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条目三:在海地,黑人人口占多数 条目四:在秘鲁,印第安人超过人口半数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白人 X X √ √ 西印度群岛 中美洲 B 下表是美国不同时期移民来源。此表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亚洲前往美国的移民比例在升高 B.美国多元社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C.欧洲前往美国的移民比例在下降 D.拉丁美洲成为美国移民主要来源 B 族群结构的变化: ①北美:主要以白人为主。 ②拉美:混血人种占主导。 ③印第安人: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所谓的保留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族群,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