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1.时空观念: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与国和战争时间、状况,实现基本的时空认知。 2.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客观上滋生新文化,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 3.历史解释:通过史料阅读和文本解析,理解并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对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深远影响。 4.家国情怀:通过对战争残酷性的剖析,理解并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还应认识到和平的世界是每一个人努力的成果,与每个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 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两次世界大战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时间轴 时空史观 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运动"或"民族主义革命"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运动。 "民主运动"或"民主主义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斗争。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民族民主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 材料1: 进入20世纪后,除了欧洲国家某些民族的归属问题,如阿尔萨斯—洛林、南提罗尔、比萨拉比亚没有得到解决外,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奥地利、俄国控制下的中东欧诸民族,英、法、德等国压迫和奴役下的海外各殖民地,也都存在着摆脱殖民统治和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任务。 —《一战前欧洲民族自决原则的理论及实践》 ①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 材料2: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②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 ◎一战前的欧洲 ◎一战后的欧洲 (1)摧毁了四大帝国: 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 (2)欧洲出现新国家: 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塞维利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爱尔兰等。 (3)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③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为亚非拉民族独立创造了外部条件。 观察上述两幅地图,谈一谈其变化?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④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的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 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材料3:民族自决权就是政治上的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 ……人类只有经过一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 的过渡时期,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