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6562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57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9课,木兰
  • cover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唧唧(jī) 机杼(shù) 鞍(ān)马 B. 军帖(tiē) 辔(pèi)头 溅溅(jiān) C. 胡骑(qí) 燕(yàn)山 啾啾(jiū) D. 朔(shuò)气 云鬓(bìn) 霍霍(huò) 2. 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东市/ 买/ 骏马,西市/ 买/ 鞍鞯 B. 不/ 闻爷娘/ 唤女声,但/ 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C. 将军/ 百战/ 死,壮士/ 十年/ 归 D. 可汗/ 问所欲,木兰/ 不用/ 尚书郎 3.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唯闻女叹息 B. 旦辞黄河去 C. 对镜帖花黄 D. 火伴皆惊忙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唯闻女叹息 _____ (2)愿为市鞍马 _____ (3)关山度若飞_____ (4)著我旧时裳 _____ (5)雄兔脚扑朔_____ (6)万里赴戎机_____ (7)朔气传金柝 _____ (8)策勋十二转 _____ (9)赏赐百千强_____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是 ( ) A. 出郭相扶将 B. 军书十二卷 C. 女亦无所思 D. 双兔傍地走 6.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旦辞黄河去 枕戈待旦 通宵达旦 B. 赏赐百千强 自强不息 弱肉强食 C. 策勋十二转 回心转意 转败为胜 D. 木兰当户织 当之无愧 当务之急 7. 阅读《木兰诗》中花木兰“奔赴战场、十年征战”情节的段落,并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一支背景曲进行配乐朗诵。( ) A. 《春江花月夜》,曲风柔婉质朴,旋律流畅。 B. 《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C. 《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D. 《将军令》,曲风宏伟激昂,铿锵有力。 8. 下列属于“朔气传金柝”(《木兰诗》)中的“金柝”的一项是 ( ) 9.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木兰诗》脍炙人口,诗中“愿为市鞍马,①_____”写出木兰下定决心代父从军;“ ② _____ ,关山度若飞”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矫健的英姿;“ 朔气传金柝,③_____”可见木兰军营生活的艰苦;“策勋十二转,④_____”可见木兰战功显赫;而木兰却“ ⑤_____ ,送儿还故乡”,这足以看出木兰不贪功名利禄;诗的最后,作者以兔为喻,“双兔傍地走,⑥_____”这一风趣的结尾道出了作者对木兰的喜爱和赞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旦辞爷娘去 旦( ) (2)万里赴戎机 戎( ) (3)出郭相扶将  郭( ) (4)双兔傍地走 傍( )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文中有一些具有民歌情味的语言,如排比句、互文句等,非常有艺术表现力。请从《木兰诗》中选一处分析体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