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统编版2024 素养目标与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 ①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②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 核心素养目标 ①了解明清时期科技著作、建筑、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②分析明清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体悟我国古代科学家不懈追求和进取的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家国情怀) 重难点 ①重点:明代科技成就;明长城;北京城;四大小说名著;京剧; ②难点:理解对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明清时期的思想;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目标任务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全书约190万字,记载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多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药方多4倍。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学成就。 地位: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药圣” “东方医学巨典” 《本草纲目》的特点: 材料一:《本草纲目》插图 ①图文并茂 ②内容丰富 ③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分类; 材料二:《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 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 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作纲,各家注释叫作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 ———部编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 目标任务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传播: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扁鹊四诊法 《黄帝内经》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孙思邈《千金方》 《唐本草》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战国 东汉 唐朝 明朝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及其医学成就都有哪些? 中国古代医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厚的医学体系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它的成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后世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标任务一:科技名著 2、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政全书》 内容:全书60卷,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 价值: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目标任务一:科技名著 2、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目标任务一:科技名著 3、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宋应星 明朝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今江西宜春)人,宋应星的科学成就主要是其在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了明以前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内的生产技术经验。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等著作,多已失传。后在江西省发现其4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 内容:这部书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价值: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地位: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在《 ... ...